第171章 番外一
九月份的这个表演,反响很是一般,大家本来抱着参与就参与的心态,但大概十月份的时候,有人通过电视台,跟黄晓莹联系,想拿她的这个故事作为蓝本,改编成一部家庭情景剧。
负责跟她联系的是制片方的一个负责人,在电话里面很直接的说:“版权费一万二,你要是愿意,咱们就签了版权合作协议。”
接到电话的时候,黄晓莹差点连电话都没拿稳,颤抖着嗓音问她;“多少?”
对方以为她对这个价格不满意,犹豫了一下:“你要是觉得这个价格低了,我可以跟单位再申请一下。”
意思是可以再提一点儿。
黄晓莹差点把舌头给咬了,一万二,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要是半年前的黄晓莹,她会想也不想的就把版权给卖了,但她现在也是见过钱的人了,思索了再三还是给徐梦商量。
徐梦对这个数字无感,却跟黄晓莹提议:“你跟他们谈一谈,争取把这部剧的编剧权拿到手。”
她也挺替黄晓莹激动的,改编啊改编。
九十年代的改编很少的,只要制作团队不是很垃圾,这是一个能让黄晓莹踏入这个圈子的敲门砖,所以徐梦想也不想就鼓励黄晓莹去试试。
结果第二天对方打电话过来,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黄晓莹就用错了表情,她直接问对方,能否让自己当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据说语气还很强势。
对方没有想到她会提这个要求,原本以为她只是想多拿点钱什么的。
于是这一次又没有谈拢,对方掂量了一下,然后跟她说:“你等一下,这事儿我还要跟台里商量一下。”
最后商量的结果很让黄晓莹意外,对方在考虑了几天以后,让黄晓莹提供一个情景剧的剧本出来。
徐梦跟黄晓莹说:“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编剧,但既然让你试一试,就必然有机会,现在是先让你写几季来着?”
黄晓莹说:“三集。”
徐梦说:“那你就写啊,有什么顾虑呢?”
黄晓莹只是被砸到头上的幸运给砸懵了,等她稍微缓过来一些,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黄晓莹都从工厂跑回来住。
无他,厂里实在是太热闹了。
每天下班了以后,住在那里的女工们都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刚开始大家聚在一起看看电视,后来是凑钱租碟片看,丰富的文娱活动让黄晓莹也堕落了,而且住在那里,别人叫你出去玩,你是去还是不去?
本来住在厂里是为了有足够多的时间创作的,结果住进去一个月以后,除了每天聊天看电视到后半夜,几乎就没有什么活动了。
搬回来以后,就有了独立创作的空间。
不到半个月时间,黄晓莹就把手抄本的剧本寄了一份给电视台,又按照徐梦的吩咐,寄了一份给自己。
做完这些以后,就把这事儿且放到一边。
没想到过了个把月以后,电视台那边突然间就跟她联系,让她准备一下,去电视台谈一谈合作的详细细节。
黄晓莹紧张的要命,还是去找徐梦:“姐,你说我该怎么办?”
徐梦见她没头没尾的几句话,还以为她出什么事儿了呢,听说是这事儿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你不就是要人撑场子嘛,我帮你。”
徐梦打扮一新,还真挺有气势的。
不了解她的人,会觉得这人就是长得好。
但真的了解她的,就知道徐梦谈判也有一手,她以经纪人的身份出马,很快就跟黄晓莹谈好了合作,改编的费用是其次,她帮黄晓莹拿到了编剧的身份。
虽然还是要跟电视台指定的人一起联合创作,但这对于黄晓莹来说,也是个很难的的锻炼的机会。
但这样一来,火锅工厂的工作就得辞了。
两个编剧,她跟另一个聊了一会儿,才感觉自己看的书是真的少,专业知识也是匮乏的很,要不是有创意跟概念,对方是不可能跟她合作的。
“钱老师真的懂很多,我想以后能跟他学习的地方也多。”黄晓莹突然跟以前不一样了:“明天下班如果时间还早,我想去一趟新华书店找书看。”
这话是对着徐梦讲的。
徐梦看了一眼书单:“其实这里大部分书,我们学校就有,你可以晚上来我们学校跟我一起看书,我们还可以互相监督,图书馆比较安静,你在里面写稿子也可以啊。”
越讲她就越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并且还鼓励黄晓莹:“就这样好了,我们学校晚上去图书馆的人多,你去早一点还可以帮我占座,白天你就去图书馆看书写东西,在里面学习可有效率了。”
于是帮黄晓莹办了张临时阅读证。
黄晓莹本来在家里就有些学不进去,到了京大图书馆里,突然就觉得压力山大,里面安安静静的除了学习的就只有学习的人,她也就不自觉的沉下去去学了。
每天早上吃了早饭,她就蹬着自行车去学校,中午去找徐梦,一起吃午饭,晚饭也是如此,晚上两人一起学一会儿,黄晓莹就要提前走了。
这样下来一个月,黄晓莹身上的变化就很大了。
偶尔从状元桥火锅店那里经过,宋霞等人都不敢认她。
难怪说大学熏陶人,黄晓莹现在也是很不得了的,一下子就变成了个文化人,浑身上下都是书卷味了,让人有些不能太适应。
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黄晓莹就完成了剧本的初步写作。
交到钱老师那里去以后,照例是被批的渣都不剩,徐梦每次见到她,都要听她哭唧唧,比如说是这样的——
“钱老师说我也就只有一个创意可以了,不然他们都不想给我联合创作的资格,可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啊。”
“钱老师说”
徐梦觉得这个钱老师也挺犀利的,一定是个古怪的老阿姨或者是怪蜀黍,但他说的话,黄晓莹就是愿意听,她现在甚至愿意在图书馆待一整天,去看专业书籍。
就算没有剧本创作的重担在身,黄晓莹还是每天来学校报道。
出现的次数多了,她自然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
大气些的,觉得这孩子真不错,还挺好强的,而且她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又不是摆摆样子,是真的在学,而且一坚持就是好几个月,除了周日没看到她人过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声音传了出来,尤其是邻近期末考试的时候,自习室的人也越来越多,黄晓莹的出现也慢慢让人不喜,在被人怼过几次以后,黄晓莹找到徐梦说:“姐,你能帮我借书,我打算回去看。”
这几天黄晓莹的兴致都不高,平常晚上她还要看会儿书,这几天早早就回去了。
徐梦问她:“你怎么了?”
黄晓莹的眼眶顿时就红了:“没什么?”
徐梦知道她肯定是受委屈了,不过这也是难免,图书馆这个时候就是紧缺资源,不光期末考试复习的要在这里占座读书,连考研的也在学校占座。
“是我考虑不周了,现在期末考试,学校的位置本来就很紧张,过了这段时间你再来学校复习,到时候我们一起啊。”
黄晓莹点了点头。
但徐梦回到宿舍,还是被同寝的一个女生给警告了:“徐梦,是你带了外面的人进图书馆的吗?”
那个女生跟徐梦一样,也是京市人,叫陈泽。
起初她还因为大家是同一个城市的,对陈泽有几分亲近,但后来发现人家根本不在乎,甚至隐隐在宿舍拉帮结派,暗地里在排斥徐梦。
后来徐梦就不跟同寝的几个女生一起玩儿了。
陈泽看她不顺眼,这是徐梦的第一反应。
但她想不通自己是哪里得罪了陈泽,明明军训期间,她还很友好的邀请徐梦跟她们一起,徐梦也帮了她们很多,陈泽最开始被晒的想吐,还是徐梦用刮痧的土方子,让她度过很艰难的时刻,可突然有一天,有人跑来跟她说,陈泽背地里说她坏话。
这种人徐梦也见的多了,理智的跟对方疏远了距离。
但这样针尖对麦芒的对话,却是第一次。
徐梦挑了挑眉:“我表妹,怎么了?”
陈泽:“咱们学校的图书馆,你带外人进来?”
徐梦说:“学校的图书馆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让带外人进去吧,我给她办了临时阅读证了的,咱们学校规定家属能进,有谁没带人进去过的,别说你没带过。”
这也是学校不成文的规矩。
她也知道不好,所以这段时间自觉让黄晓莹不来了。
但她这人也是吃软不吃硬,如果真的不合适,她就不让黄晓莹来就是了。
“你带你还天天带,不光带她去图书馆学习,你还每天带她去食堂吃饭,你该不会不知道,咱们学校的食堂是有国家补贴的,你这种行为无异于撸社会主义的羊毛,钻国家的空子。”
“你没带人来咱们学校吃食堂?”
“我没像你这样,每天都带人来吃食堂!”
陈泽不光带过,还不止带过一个两个,每次她那些没考上京大的同学朋友亲戚过来,她都会带人去一趟图书馆,一是炫耀,二还是炫耀。
这件事情几乎的约定成俗的事,很少有人因为这种事,去指责某一个学生。
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像黄晓莹这么自觉,作为一个外面来的怂包,黄晓莹比任何人都要遵守京大图书馆的规定,翻书之前会洗手,从不发出大点的动静,就连知道她不是本校生的图书管理员,也没有说什么。
陈泽挑了挑眉:“总之你带外人长期来咱们学校图书馆的行为就是不对,我已经跟辅导员反应过你的问题了,相信学校会处理这件事!”
结果没有等来学校对徐梦的处理,却等来了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唐若梅的一场演讲。
和唐若梅夫妇对京大这个母校的十万元的捐款,专门捐给图书馆,让他们再建一个自习室。
第172章 番外二
十万的金额,在当年可不算太小,别说建一间自习室,建一栋教学楼都足够了,这段时间学校里都在传这件事。
一方面不少人对唐若梅的公开课很感兴趣。
唐若梅的名气在国内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十几年前在京大学习过的人,都知道她的名头,当年她就是因为名气太大,才去的南方。
陈泽有些关系,很早就拖人弄到了课程的票,跟她一起玩的那几个是外地的,觉得她在学校混的好,大一就进了学生会,渐渐把她当成了个中心人物,陈泽让人往东,这些人就绝不往西。
王嘉慧羡慕的说:“还是陈泽有办法,学生会自己就有票,我们这些人想弄到一张票实在是太难了,也不知道唐教授会不会多讲几堂课,多放一些票出来。”
她跟陈泽的关系最好,见徐梦眼神古怪的看向她二人,有些自得的说:“有些人是不用想了,门票是很难弄到的。”
徐梦想把刚准备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几人就讨论起唐若梅来,说真的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消息,竟然比徐梦还了解她妈,连她都不知道父母有这么多轶事,算了这事儿就不纠结了,徐梦也弄来了一张票,这自然是她妈妈亲手送给她的。
唐若梅最近在国内活动的很频繁,大有要回国发展的趋势。
学校还为了这次捐款,搞了一个小型的捐款仪式,唐若梅想叫徐梦也一起参加。
徐梦拒绝了:“您现在在学校的名气太大,这不利于我上学,别人会在背后说我干什么都需要靠关系,我最近在申请奖学金呢,可不想学校老师因为这给我加分。”
唐若梅知道女儿有些别扭,但也认可她的这个思想。
徐既白更是觉得女儿有风骨,赞道:“梦梦说的没错,她想靠她自己,比咱们两个年轻时候有出息。”
他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比咱们年轻的时候好。
怎么看梦梦都好,梦梦连拒绝他,都能让他挖出欢喜和宝藏出来。
唐若梅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以前他可不是这样说,总说咱们的女儿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关系,其实心里巴不得女儿比他们更好更聪明吧,男人可太虚伪了。
大课堂只开了五节,讲的东西也都是一样,但耐不住学校的学生都想来听,所以一个阶梯教室能容纳四五百人也坐满了,学校还为此给弄了门票,但也只有少部分学生弄到了票,当陈泽跟她的朋友们看见徐梦出现,而且还是比她们几个更好的位置时,不满的撇了撇嘴。
也不知道徐梦是从什么渠道弄到的票,之前居然不声不响的也不说。
不光她看到了,学校还有几个学生也都看到了。
徐梦也惊讶于自己的位置居然这么好,她有两张票,于是带着自己玩的好的朋友一起,朋友惊叹道:
“这个位置也太好了,给你门票的朋友可真给力。”
“嗯,我也不知道位置这么好。”
还有一些老师夹带私货,自己也过来听课,徐梦都看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
徐梦刚进来一会儿,就有好几个男生冲过来打招呼,其中一个还是在朋友的怂恿下过来的,*脸涨得通红,唐若梅刚好看了这边一眼,冲徐梦微微一笑。
唐若梅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就连来听课的老师们都带了纸和笔。
好友叹道:“幸好你提醒了我一下,不然我就忘记带纸笔了。”
于是也从随身带的小包里面掏出纸笔出来,见徐梦还愣着,推了她好几下。
徐梦这才缓缓从随身带着的包里面掏出纸笔。
大课堂讲了一个小时才停,这也是第一次,徐梦以一个学生的视角,来听她妈妈讲课,然后她发现妈妈真的好厉害啊,心里又骄傲又自豪。
唐若梅一进来就看到了坐在前排的女儿,她正捧着纸笔,眼睛亮亮的看着她,于是她就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浅笑。
她笑起来很好看,又给儒雅人设增加了知性美。
好友却凑近徐梦说:“我怎么觉得你长得有点儿像唐教授,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
徐梦心虚:“哪有!”
好友狐疑的看看她,又看看唐若梅,若有所思起来。
等下课收拾东西的时候还听到人在议论:
“听说唐教授这次回国是为了她女儿,加大都要授予她终身教授了,她竟然都舍得回来,她女儿好幸福啊。”
“唐教授可真是学识渊博,但这堂课讲的太深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听一次。”
“我听说她考虑回国,如果她以后留在京大,说不定咱们还能继续听她课,但我又觉得不太可能,她在国外干的好好的,挣的可是美金,干嘛没事跑回来?”
被这样议论,徐梦也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但很快她在学校跟XX人不清不白的消息就传的到处都是了,理论依据居然是那张靠前的票。
好友偷偷跟她说:“你最近出门小心一些。”
正沉浸在追赶学霸同学们进度的徐梦,对这样的恶意一无所知,她正在准备着大二第一学期的四级考试。
是的,她比一般人都要提前准备这个。
四六级考试前几年才开始在大学里面试行,就现在的难度来说不大,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复习资料,徐梦是根据考纲复习,一边复习一边做好复习的笔记。
这个笔记,对于做培训的冯燕文来说很重要。
未来长达几十年以来,四六级考试都掐住了大学毕业生的咽喉,本科生想拿到学位证,四级证书也很重要,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东西对冯燕文来说,未来或许很有用处。
于是等她知道了闲言碎语的时候,谣言已经传的满天飞了。
还是好友看不过眼,决定把这事儿告诉她,而且她还有怀疑,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陈泽传出去的。
“那天下课的时候我看到陈泽冲着咱们这里看了好久。”好友说:“肯定是她传出去的。”
陈泽跟徐梦的成绩是班上最好的,天然的竞争对手。
只是两人最后选的路子或许不一样,陈泽喜欢参加各种学校的活动给自己加分,徐梦则是把精力都放在各种考试上来了,之前徐梦带着黄晓莹在学校图书馆看书,就让陈泽捅到辅导员那里,她跟辅导员的关系不错,这事儿还让辅导员跟徐梦谈了一会儿话。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
现在就是黄晓莹也不愿意来京大图书馆碍人眼,所以现在不来了。
徐梦以为自己谨慎些,总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但事实证明,有些人是不怕麻烦的。
她决定找陈泽谈一谈。
最近陈泽早出晚归,两人很少能碰面。
还是偶尔陈泽早上出去晚一些,徐梦干脆叫住了她:“最近那些流言,是你在外面说的?”
陈泽自然是不肯承认的了:“什么流言,你做了什么让人背后说叨的事儿了吗?”
徐梦上下扫了她一眼,她知道陈泽家境优渥,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这种人顺风顺水惯了,或许就有一种“顺我者昌”的自信。
但她还真犯不着惯着陈泽。
“你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但别让我拿到你的小辫子,还有上次我带我表妹来图书馆的事儿,辅导员那边总是你说的了吗,可学校不也给了准话吗,只要办了临时进出证,又遵守图书馆的规定,学校是欢迎社会人士进去学习参观的,现在你没意见了吧。”
陈泽的一张脸憋的通红,就为着这事儿,辅导员还被人批了一顿,批评她的人说她上纲上线,也不知道徐梦是怎么把这件事捅到校领导那里去的,她还真是爱告状。
谴责徐梦爱告状的陈泽,自然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也是在告状。
跟陈泽谈完,徐梦没有心里压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生活中除了学习,和跟韩季明约个会,好像也挺平淡的。
偶尔张明卿就利用地理优势,来找徐梦玩。
她店就在学校外面,要来找徐梦也很方便,每个月徐梦可以从火锅店领走一笔不菲的分红,所以也会分一部分时间,管理工厂。
用张明卿的话来说,工厂有徐梦这样的大学生还是不一样,厂子在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形成了规模化的管理,这对管理新员工大有益处,新进来的员工只要遵守培训手册和操作标准,基本上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徐梦怎么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在跟人较劲这上面来。
很快,黄晓莹的家庭情景剧开始选角。
让大家意外的是,导演组选中了老二。
当天老二在舞台上的表演,让制作组给留心上了,所以他们第一个选定的小演员就是老二。
家里的三个孩子高兴坏了,尤其是老大。
老二学习成绩最不好,眼看着就是学渣的料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造化。
三个孩子晚上做东,准备请大家吃一顿好的。
连徐梦都专门回来了一趟,吃了一顿大餐才走。
剧组正式开拍是在十二月份,最开始电视台拿不准观众是否喜欢,先拍了三集试播。
刚开始播出第一集的时候,反响还是一般般,等到第二集,收视率略有回升,第三集的时候,收视竟然就冲到了2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好的数字,于是剧组紧罗密布开启后续的拍摄工作,给了一周至少要出两集的压力,黄晓莹这个编剧本来只跟剧组签了20集的约。
电视台紧急召开拍摄会议,把所有人拉到剧组去封闭拍摄,黄晓莹也因此被封闭了,关进摄影棚里一个月没出来,也无法跟外面联系。
用冯燕文的话说:“要不是电视剧还在播,我真的会以为黄晓莹被人拖去挖矿了。”
黄晓莹没挖矿,但黄晓莹红了。
她在剧组里面客串了一个小配角,一下子就被人给认出来,首先发现黄晓莹面熟的,就是陈泽跟她玩的好的几个。
这部剧现在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几乎有电视机的地方都在播,就连学校外面的小餐馆,一到重播这部剧的时候,老板都会换台放这,结果黄晓莹客串的角色一出来,就让人认出来了。
陈泽被朋友拉住:“这不是徐梦的那个表妹吗,她是演员啊。”
这年头,演员还是不错的工作,还是很有牌面的。
另一个人说:“我之前听徐梦说她这个表妹是在图书馆创作剧本,还觉得她这人挺能装的呢,没想到是真的啊。”
陈泽脸上的表情就更绷不住了。
让她更绷不住的是有人居然看到了徐梦跟唐若梅教授在学校外面的火锅店一起吃火锅,徐梦管唐若梅叫妈。
一时之间,关于徐梦为什么能拿到靠前位置的门票,唐若梅为什么会若有所指的捐款建自习室也就有了答案。
原来有人宠女儿,可以宠到份上啊!
第173章 番外3
冯燕文的预产期是一月初,是京市最冷的时候。
十二月开始,京市就开始下雪,原以为到了一月会更冷,结果十二月底开始天天放晴,温度回暖了一点。
王妈又一次做了最危险的试探,她表示为了关怀儿媳妇的身心健康,想来这边帮忙伺候月子,因为小孙子一直都是她带着的,离不开她,所以希望王栓柱准备房间的时候,考虑到她要带个孩子一起过来的事实。
这哪里是来给儿媳妇伺候月子,分明就是来这边带大孙子过来享福。
王栓柱又一次拒绝了,并且跟王妈说,伺候月子的人他找到了,不必母亲操心。
笑话,他妈都六十几了,还带个小孩儿过来,到底是她伺候别人,还是人家伺候她?
等到时候她来了,矛盾才叫多呢。
听说王栓柱把人给打发走了,冯燕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由谁伺候她月子,始终成了个问题,这事儿让远在小黄庄的冯姥姥说了,打了电话过来,她跟冯燕文说,实在是找不到人了,她也是可以来伺候月子的。
冯姥姥快七十岁了,冯燕文更不敢让她来。
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个专门给人伺候月子的保姆,这事儿才罢了。
王妈还因此上门埋怨了冯燕文一顿,说她不贤惠,家里又是要请月子保姆,又是要请保姆的,她这个当长辈的都没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呢。
她是找人打听过了,听说冯燕文是个好性儿的,自觉她好欺负。
但殊不知士别三日,冯燕文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的脾性,听到这话她就很不乐意了,跟王妈说:“我又不是不挣钱,花点钱请人怎么了,在我看来一个月花几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您这个年纪,给我带孩子万一弄个伤病,我可付不起医药费。”
她婆婆半年前摔了腿,做手术要花两千。
结果一开口就找大儿子要了一万块,当时冯燕文打趣王栓柱,说他妈这是按交通肇事找他要赔偿,当时王栓柱没说什么,回去就提房子的事,还说家里的房子本该两兄弟都有份的。
最后给了一千块钱了事。
没从受伤这上面挣到钱,王妈很不爽。
王妈被怼的无话可说,但一回去就开始说儿媳妇不孝顺,撺掇着儿子不接他们二老过去养老,这事儿说了别人也就听听,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一样,她两口子跟老大的关系一向不太好,以前王栓柱就住大房子,从没提过把父母接过去养老。
事后王栓柱听说这事儿了,就跟冯燕文说:“下次碰到这种事情你跟我说,我去跟她讲,他们偏心小儿子,就喜欢搞这种小动作,你要不高兴了就跟她吵,她年纪大肯定是吵不过你的。”
虽然婆婆很刁钻,但丈夫能够站在她这一头,冯燕文的心里也是熨帖的。
产房早早就布置好了,两口子还给孩子买了婴儿床。
尿布也是提前了很久,就让钱大嫂准备好的,听唐若梅说国外还有尿不湿这种东西,打上就不用人操心了,徐梦特地拖了韩季明,从港城买了一些,防着到时候要用。
十二月三十一这天,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吃锅子的时候,冯燕文就发作了。
先是肚子痛,她以为要上厕所,等折腾了一阵子才知道要生了,冯燕文先慌了一阵,然后出来把剩下的吃完,然后淡定的去洗头洗澡,吹头发的时候才跟王栓柱说:“我可能要生了。”
虽然生孩子也会出汗,但是洗一个总没错。
头发她早就剪成齐肩,吹起来也快的很。
倒是王栓柱手一抖,差点没缓过神来是,他知道妻子要生了,但刚才真没把她跟要生了联系在一起,刚才还健步如飞的去洗澡,他还以为是身上弄脏了呢。
“你别这么大动作,我去隔壁叫徐梦。”
“嗯,那你先去叫徐梦。”
王栓柱就手忙脚乱的去叫徐梦了,等徐梦过来时,冯燕文躺在沙发上小声哼哼着,看样子很疼,他赶紧上前去,要把冯燕文抱出去。
这个时候是阵痛,冯燕文推着他:“别,我能走得动。”
见王栓柱一脸紧张的样子,就说:“现在是阵痛,趁着我现在没疼了赶紧走,等会儿会疼的越来越频繁,徐梦你帮我拿一下备产包。”
徐梦也有点慌,赶紧点点头。
备产用的东西都被放在一个旅行袋里,就放在大衣柜里,徐梦很快就找了来,很快就把袋子拎了出去了,冯燕文没让人抱着,一是她现在太沉,一般人都抱不动,也没让人背,大着肚子不好背,再就是王栓柱小半年前刚伤的腰,还没怎么养好,医生说起码两年不能剧烈运动。
好在住的是市区,离妇幼医院不远,冯燕文一到医院,王栓柱就跑前跑后的去挂号了,徐梦坐在她的旁边,捏着她的手问:“您觉得怎么样?”
手续办好了,助产士过来看了一眼,让他们等着。
下午的时候还在等着,王栓柱又从外面叫了饭过来,这里面只有冯燕文的胃口最好了,吃完了晚饭她还睡了一会儿,大概睡了一个多小时,就被剧烈的疼痛给弄醒了。
大概是凌晨五六点的时候,冯燕文生了,是个七斤重的胖丫头。
赶在元旦这天出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护士用小包被抱出来的时候,已经简单的清理过了,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红扑扑的,像个小猴子。
“是个女孩儿,七斤一两。”护士笑盈盈的恭喜孩子爹:“恭喜了啊,昨儿晚上是个什么好日子,生了十几个,全是小姑娘,你家这个最不折腾,你老婆生的最快了。”
好像生怕王栓柱是个什么追生儿子的人了。
徐梦就知道护士误会了,冲护士笑了笑:“辛苦你们了,麻烦了。”
一晚上生了十几个,看样子也没怎么休息好,这个时候还担心生了女儿会让爸爸不高兴,于是她跟王栓柱说:“王叔,待会儿妈妈从产房出来了,你就出去买点吃的给医生护士们送过去,他们肯定忙活一个晚上了,而且生孩子是喜庆事儿,应该给大家买点吃的的。”
以前还要送红鸡蛋呢,但在医院里没这个条件,红鸡蛋就不用想了。
王栓柱现在脑子都是乱的,抬脚就要走。
徐梦抱着孩子,哭笑不得:“慢一点啊,我妈还没出来呢。”
一般是孩子先出来,然后才是产妇。
王栓柱这会儿还没从巨大的惊喜中回过神来,只觉得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要不是徐梦在一旁提点他,他是什么都不会做了,这才低下头去看孩子,小孩儿的脸还没他巴掌大,样子长得有些像他,眼睛还没睁开,大拇指就伸进嘴里去了,吮吸的格外带劲。
王栓柱看得都要呆住了,这就是他闺女。
那么小那么小。
徐梦把手一伸:“您要抱一抱吗?”
王栓柱摇了摇头:“你抱着,你抱着就好,我看看就好。”
徐梦:“”她有些无语。
产妇是在半小时之后被送出来的。
冯燕文已经累的虚脱了,刚才孩子出来的时候,护士叫醒了她,高速她孩子的体重跟性别,还让她看一眼孩子,这才把小孩抱走了,紧接着后面的事情她就顾不上了,孕妇的体力本来就比别人要差一些,她又是生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等到肚子里没这个小东西了,她还不赶紧睡得个昏天暗地的。
等冯燕文再一次醒来,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护士们见到她就高兴的说恭喜,连隔壁病床上的人见到她都笑盈盈的。
冯燕文要找孩子。
隔壁病床上的人说:“刚才孩子哭,你老公跟你女儿怕吵到你,抱着孩子一起出去了。”
冯燕文有些紧张:“不会是孩子出什么事了吧。”
隔壁病床:“呸呸呸,能出什么事,一出来就要喝奶,刚才没准是饿了,你女儿抱着孩子出去喂奶去了,你可真是有福气的,男人对你可真好。”
上下扫了冯燕文一眼,看的出来有些年纪了,毕竟女儿都不是小姑娘,一连生了两个都女儿,可看刚才那男的的表情,还把小闺女当宝一样的对待,可真是难得。
过了一天冯燕文才知道,王栓柱给人护士站送去了鸡蛋糕跟牛奶,就连隔壁床的女人也分了两个巴掌大的鸡蛋糕,和一小瓶牛奶,难怪护士们见到她,态度都格外的好呢,原来是因为这。
冯燕文也没有怪男人破费,他花钱一向比较节制,肯定是高兴坏了。
孩子从出生就喝了奶粉,于是干脆就喝奶粉了。
奶粉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徐梦很谨慎的要求避开某几个国内的大牌子,虽然大家都不理解,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还是听了她的意见。
顺产恢复的比较快,哪怕是冯燕文这样的高龄产妇,第二天也能下床了。
第三天就办好了出院手续,外面天寒地冻,又是韩季明安排的车,直接停到了楼底下,坐在暖烘烘的车里,王栓柱也想买车了,至少媳妇跟孩子以后出门能方便一些,韩季明开的这台车是桑塔纳,一台车要二十几万,那他还是要多挣点钱才行,不然以后老婆孩子只能坐人家的车啊。
一回到家,冯燕文就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总算是回到家了,医院的床很不舒服。”
91年的冬天,京市部分居民都过上了集中供暖的日子,长春巷是今年才供上暖气的,早早的王拴住就把暖气费给交了,这会儿卧室里面暖洋洋的。
月子保姆方姐是很很利索的人,她抱着孩子,让王拴住扶着冯燕文慢慢走,短短的一截路,冯燕文已经走的气喘吁吁。
到底生了孩子,身体差了一大截。
方姐说:“你这个年纪生头胎,还能这么顺,身体底子是很好的。”
冯燕文倒是不避讳自己的年纪,要知道她这个年纪还能生孩子,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好吧。
等回到了家里,睡到了熟悉的床上,冯燕文满足的喟叹:“在医院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家里的床,所以干什么都好千万别生病。”
孩子被放在她身边,方姐煮了一碗红糖鸡蛋端过来,两个鸡蛋冯燕文一口气就吃完了。
徐梦则是趴在床边,一眼不眨的看着妹妹:“妹妹比刚生出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冯燕文笑:“她在水里泡了九个月,刚出来能好看才怪了。”
虽然曦曦每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但不妨碍全家人稀罕妹妹,就连睡觉也有人围着看,王栓柱更是拿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儿当宝一样,真真就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连抱着她都小心翼翼的。
私底下方姐跟冯燕文说:“王老板是个疼人的,这么喜欢女儿,就是在意你呢。”
听说雇主还是个二婚的,二婚能嫁这么好也是本事。
冯燕文生完第四天,冯燕武开着他的突突车,带着姥姥姥爷过来看外孙女了。
尽管冯燕武把车改造了下,后面运鸡的车斗加了个棚,俩老人一路颠簸到了城里,还是够呛。
冯姥姥带来了十只土鸡,三百个鸡蛋,鸡笼子拎进来的时候,有点小震撼。
一院子的咯咯哒,徐梦看着张大了嘴巴。
孩子出生当天就给双方老人打过电话报过喜了,冯家人是算好了出院的日子过来的。
十只土鸡是从冯燕文结婚的时候就抓来,放在自家院子里养着的,到现在还没一年,刚刚才生蛋,要炖汤喝年份还不够,但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有了孩子。
“我找人换了几只老母鸡,先紧着那几只吃,那几只嫩的还能再养几天,留着还能下蛋。”冯姥姥说。
她去看过小外孙女了,可小的孩子,也不太闹人,可乖可乖了:“我们家的风水就是旺生女娃,栓柱没跟你说啥吧?”
冯燕子生老大的时候,黄家可是没少给她脸色看,鸡蛋都没给她吃,姥姥心疼闺女,那个年代鸡蛋那么难得,还是给她拎了一百个过去,结果等他们人一走,黄家就把鸡蛋炖给儿子吃了。
冯姥姥气得要命,不仅气黄家欺负人,也气女儿不争气,结果冯燕子生老二的时候,她就不愿意拎鸡蛋了。
冯燕文的脸色红扑扑的:“他喜欢着呢,您带那么多鸡蛋干嘛,他也买了。”
冯姥姥不在意的说:“你姐出了一百个,你弟也出了一百个,我想着你有是一回事,但我们娘家不能不给,你要是吃不完就去染红鸡蛋,送邻居们吃吃。”
连大姐都出了一百个!
冯燕文睁大了眼睛:“大姐发财了?”